实证:实则泻之。泻法(逆经方向斜刺30 °)
|
实则泻其子(本经子穴) |
泻–郗穴 |
原络针法(补–顺经方向扎) |
肺 |
尺泽 |
孔最 |
补合谷 补列缺 |
大肠 |
二间 |
温溜 |
|
胃 |
厉兑(内廷) |
梁丘 |
补冲阳 补公孙 |
脾 |
商丘 |
地机 |
|
心 |
神门 |
阴郄 |
补腕骨 补通里 |
小肠 |
小海 |
养老 |
|
膀胱 |
束骨 |
金门 |
补京骨 补大钟 |
肾 |
涌泉(然谷) |
水泉 |
|
心包 |
大陵 |
郄门 |
补大陵 补外关 |
三焦 |
天井 |
会宗 |
|
胆 |
阳辅 |
外丘 |
补丘墟 补蠡沟 |
虚证:虚则补之。补法(顺经方向平刺15°,揿qin4针)
|
虚则补其母(本经母穴) |
补–郗穴 |
原络针法(补–顺经方向扎) |
肺 |
太渊 |
孔最 |
补太渊 补偏历 |
大肠 |
曲池 |
温溜 |
|
胃 |
解溪 |
梁丘 |
补太白 补丰隆 |
脾 |
大都 |
地机 |
|
心 |
少冲(少海) |
阴郄 |
补神门 补支正 |
小肠 |
后溪 |
养老 |
|
膀胱 |
至阴(委中) |
金门 |
补太溪 补飞扬 |
肾 |
复溜 |
水泉 |
|
心包 |
中冲(曲泽) |
郄门 |
补阳池 补内关 |
三焦 |
中渚 |
会宗 |
|
胆 |
侠溪 |
外丘 |
补太冲 补光明 |
肝 |
曲泉 |
中都 |
任督二脉主要腧穴取穴法:
|
任脉 |
督脉 |
上焦 |
膻中 |
印堂或大椎(或诸阳之会百会) |
中焦 |
中脘或鸠尾 |
至阳 |
下焦 |
气海或关元 |
命门 |
虚证 |
针尖朝上 斜刺30° |
针尖朝上 斜刺30° |
实证 |
针尖朝下 平刺15° |
针尖朝下 平刺15° |
不虚不实以经取之(直刺)
|
原穴 |
本经本穴 |
八脉交会穴 |
肺 |
太渊 |
经渠 |
男 右上肢:内关列缺 左上肢:后溪外关 右下肢:申脉足临泣 左下肢:照海公孙
女 右上肢:后溪外关 左上肢:内关列缺 右下肢:照海公孙 左下肢:申脉足临泣
|
大肠 |
合谷 |
商阳 |
|
胃 |
冲阳 |
足三里 |
|
脾 |
太白 |
太白 |
|
心 |
神门 |
少府 |
|
小肠 |
腕骨 |
阳谷 |
|
膀胱 |
京骨 |
通谷 |
|
肾 |
太溪 |
阴谷 |
|
心包 |
大陵 |
劳宫 |
|
三焦 |
阳池 |
支沟 |
|
胆 |
丘墟 |
足临泣 |
|
肝 |
太冲 |
大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