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分类

分型

具体用药

 

风热

浮萍、薄荷、防风、牛蒡子

 

风寒

麻黄、桂枝、威灵仙、白芷

 

芳香化湿

藿香、佩兰、砂仁、用于皮肤病初起,渗出液不多,痒感不重,小儿和老年人

 

辛温散湿

苍术、海桐皮、赤石脂,适用于潜在性丘疹较多,剧痒难忍,病在肌腠者

 

淡渗利湿

茯苓、泽泻、滑石等,适用于湿邪下趋,病位在下阴部及下肢等处

分脏用药

合欢皮、百合、夜交藤、条达安神

山药、玉竹、条参、玫瑰花等,扶理脾气

莲子心、柏子仁、琥珀等,清心镇静

病变初期,仅见炎性丘疹、丘泡疹和皮肤油腻,责之肺经风热,可选轻宣之品,如枇杷叶、桑白皮、黄芩、焦山栀

热化为毒

略久脓疱出现或较多,皮肤欣红明显,表明热化为毒,当选清心之药,如莲子心、连翘、金银花、凌霄花

毒热与痰瘀互结

结节、囊肿,乃至瘢痕重证,应加化瘀散结之品,如浙贝母、甲珠、皂剌等

肺热不论在哪一阶段

均可加入通畅肠腑的药物,如酒大黄、紫苑、杏仁、桔梗

皮损用药

丘疹为主

不论新久,皆从肺治,宜轻宣疏散,常用用花类药物,如抗菊花、野菊花、金银花、槐花、厚朴花、红花、款冬花、凌霄花、月季花、玫瑰花、鸡冠花、辛荑花、荷花、白扁豆花等,这是因为花类药质地轻扬,大都能宣能透,具有轻而扬之的功效

以斑为主时,当辨颜色而治

白斑为气血违和,治宜从肝,法拟疏达,药用柴胡、当归、川楝子、乌药

 

红斑为营热燔灼,治宜从胃,法宜清营凉胃,药用生石膏、紫草、知母、白茅根

 

紫斑为火毒炽盛,治宜从心,法拟凉血化斑,药用牛角粉、绿豆衣、生地、炒丹皮、银花炭

 

黑斑为肾亏本色外露,治宜从肾,法拟温补肾阳,药用附片、肉桂、菟丝子、巴戟天、大熟地

 

脓疱:未溃为毒热,己溃为毒湿,前者从心宜解毒,药用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莲子心;后从脾,治宜化湿,药用白藓皮、茵陈、生薏仁、赤小豆

 

皮损在四肢,治在脾,药用苍白术、炒扁豆、茯苓

 

皮损在躯干,治在肝与脾,药用川楝子、郁金、焦山栀、赤苓、陈皮

 

皮损在二阴:治在肝与肾,药用炒龙胆草、泽泻、柴胡、沉香

 

皮损在头面:多从风热论治,药用浮萍、蝉衣、大青叶、玄参等

配对用药

 

皮损以水泡为主者紫草配茯苓

皮损以血泡为主者,紫草配红花;

瘙痒限于阴囊者,杜仲配沉香;

皮损限于女阴者,杜仲配小茴香;

皮肤欣热剌痒者,浮萍配生石膏;

痒如虫行者,浮萍配白茅根;

另如一厚一薄的赤芍配川芎,治带状疱疹神经痛;

一表一里的柴胡配黄芩,通治皮肤瘙痒;

一阴一阳的熟地配苍术,主治掌跖脓疱病;

一寒一热的黄连配肉桂,治口舌生疮;

一轻一重的蝉衣配生石膏,治夏季皮炎;

一开一合的菖蒲配何首乌,治圆形斑秃

分过敏源用药

解鱼毒

苏叶、陈皮、蒲公英

解肉毒

鸡内金、蒲公英、山楂

解蟹毒

乌药

花粉

薄荷、虫蜕

烟尘

玄参、射干

酒毒

葛花、枳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