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辨证

症状

辨证

口干、口渴、大便秘、小便黄、烦燥、发热、面红、脉多浮、洪、滑、数、有力、舌质多红或舌尖红,舌苔多黄白腻

阳证、表证、热证、实证

口粘、口淡、不思饮食、大便不干或溏泻、腹胀满、脉象多沉缓沉细或迟、舌质多淡、舌体肥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或白腻

阴证、里证、虚证、寒证

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药 疹、大疱性皮肤病

气分病

皮肤潮红水肿、起大疱或脓疱、剥脱性皮炎、疱疹性脓疱病、大疱性皮肤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营分

吐血、衄血、皮肤出血斑、血疱等,舌质深绛,脉象数

血分

急性、泛发性的皮肤病

心肝火盛,肝胆湿热或血热

结节性皮肤病

气滞血瘀、气血凝聚,亦有寒湿困脾、肺气不宣而致,痰湿凝滞者

色素性皮肤病

肾虚,亦有感郁气滞,气血不调者

神经性皮炎

心脾两虚,或心肾不交或血虚生风

痤疮,酒齄鼻子等发生于颜面的红斑类病患

肺胃蕴热,或与血热有关

出血性皮肤病

血热,迫血妄行,或见脾虚,脾不统血

皮肤病的望诊

红斑压之退色,多属气分有热

压之不退色,多血分有热

斑色紫暗者属血淤

白斑属气滞或气血不调和

丘疹

红色丘疹自觉烁热瘙痒,多属心火盛、外感风邪

慢性苔癣性丘疹,多属脾虚湿盛

血淤性丘疹,多属血虚阴亏

水疱

红色小水疱,多属湿热

大水疱多属湿毒或毒热

深在性小水疱、多属脾虚 蕴湿不化或受寒湿所致

脓疱

多属毒热所致

风团

游走不定、时隐时现,属风邪

红色属热,色深红或上有血疱者属于血热

色紫暗者为血淤

色白者属风寒或血虚受风

结节

红色结节属于血淤

皮色不变的结节属于气滞或寒湿凝滞或核流注

鳞屑

干性鱗屑属于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油性鱗屑多属湿热者

糜烂

糜烂渗出多属湿热

糜烂结有脓疱系湿毒

慢性湿润性皮肤病属脾虚湿盛或寒湿之症

痂皮

浆痂为湿热

脓痂为毒热未消

血痂为血热

溃疡

急性溃疡肿疼痛为热毒

慢性溃疡,平塌不起,疮面肉芽晦暗属血气虚弱之阴寒

疮面肉芽水肿为湿盛

脓质稠厚,色泽鲜,略带腥味,为气血充实

脓质如水,其色不鲜,其味不臭,为气血虚衰

脓稀如粉浆,或如污水,夹有败絮状物,腥秽恶臭的为气血衰败,伤筋触骨之兆

脓由稀转稠为正气渐复,由稠轻稀为气血衰败

皮肤病的痒及分类

风痒

发病急,游走性强,变化快,痒无定处,遍身作痒,时作时休,如典型的荨麻疹

湿痒

有水疱、糜烂、渗出、浸淫四窜、缠绵不断,舌苔白腻,脉多沉缓,或滑。如慢性顽固性湿疹皮肤病

热痒

皮肤潮红肿胀、烁热痒痛相兼、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滑或数

虫痒

痒痛有匡,痒如虫行,多数部位固定,遇热或夜间更甚

血虚痒

泛发全身,皮肤干燥、脱屑、或肥厚角化等,舌质淡或有齿痕,脉沉细或缓

皮肤病引起的疼痛及麻木

疼有定处

多属血淤

疼无定处

气滞

皮色炽红,烁热而疼

热疼

皮色不变,不热而酸疼

寒疼

痛有定处

寒湿痛

喜按喜温

虚疼

拒按喜凉

湿疼

麻木

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膈、气血不通